本报综合报道 记者从四川省防汛办获悉,8日晚起四川省经历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其中盆地西部、川西高原北部部分地区降暴雨到大暴雨,成都、德阳、绵阳部分地区降特大暴雨,截至9日8时,降雨量超过200毫米的有7县,超过300毫米的有4县,超过400毫米的有3县,超过500毫米的为都江堰554.1毫米。
9日10时10分,四川省气象台将第27号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升级为第28号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据初步统计,暴雨导致72.7万人受灾,2人死亡9人失踪。抢险救灾正在紧张进行。
受绵阳市、德阳等上游城市连续降雨影响,成都金堂县遭遇20年一遇的洪水,受灾较为严重。15时30分洪峰流量达到7390立方米/秒,超警戒水位3.25米。截至目前,金堂县共出动抢险人员1200余人,冲锋舟18艘,疏散低洼地区群众17430余人,转移被困群众6561余人,暂无人员伤亡情况。
多条河流超警戒
受强降雨影响,岷江支流、沱江干流及其支流,涪江干流出现超警戒、超保证水位。截至9日11时,岷江支流西河崇州元通站水位571.97米,流量1230立方米每秒,超警戒水位0.47米;沱江干流金堂三皇庙站水位445.99米,流量6670立方米每秒,超保证水位0.89米,沱江支流毗河郫县石堤堰站水位536.67米、流量480立方米每秒,超警戒水位0.57米;涪江干流平武站水位864.82米,流量2360立方米每秒,超警戒水位0.32米,丰谷站水位107.16米,超警戒水位1.16米。
三座大桥垮塌
暴雨造成四川汶川地震灾区3座大桥垮塌。德阳市所辖的绵竹市绵远河牛鼻子大桥(汉旺通往清平、天池交通大桥)垮塌,兴隆拱星大桥(兴隆通往拱星交通大桥)垮塌,清平乡场镇清平大桥一处桥墩被冲断,堤防损毁10公里,转移700余人;江油市青莲镇盘江大桥(当地也称青莲老桥)被冲垮。有5辆车坠入河中,经排查核实,无公交和客运车辆坠入河中。截至12时已成功救起3人,仍有6人失踪。
汉清路遭泥石流冲袭再次中断;什邡广青公路一标段路基遭洪水冲毁,蓥华镇钟峡路、红峡路等出现较大山体塌方,金河磷矿200余人被困;广汉市部分群众被困并被转移。
交通通信供电中断
连日降雨让芦山地震灾区雨城区遭遇特大洪灾,造成该区内多处道路塌方,交通中断,致使3人受伤。洪水已造成16900人受灾。
强降雨造成汶川地震灾区、芦山地震灾区多个乡镇交通、通信、供电中断。绵阳市的安县、北川、平武发生较为严重洪涝灾害,千佛、高川、晓坝3个乡镇供电中断;截至7时30分,北川山区多个乡镇通信中断,道路中断。漩平乡十里碑村发生一处山体滑坡,省道302线任禹路中断。唐家山堰塞湖上游大量漂浮物涌入湖口,河道淹没省道105曲山镇沙坝村路段;雅安雨城区孔坪往沙坪路段道路中断,公路旁块石不断塌落。
北川老县城被淹水深超7米
8日至9日凌晨4时,北川羌族自治县境内持续暴雨,最大降雨量超过300毫米。北川老县城“5·12”地震遗址目前已全部被淹,最深处超过7米。据初步统计,暴雨灾害造成全县2人失踪,15个乡镇4.2万多人受灾。
这场50年一遇的大暴雨导致北川县内湔江河水位猛涨,最大流量接近5000立方米每秒,超过2008年6月唐家山堰塞湖泄洪的流量。北川山区多个乡镇通信中断,道路中断。目前北川县已紧急转移避险群众2019人,道路正在抢通之中。
唐家山堰塞湖道路中断
9日白天四川盆地西部部分地方强降雨持续,并造成新的洪涝灾情。绵阳市境内的唐家山堰塞湖湖口水位抬高6米,最高达718米,9日下午开始,水位逐渐下降,截至14时10分,水位基本控制在712米。暴雨洪水导致唐家山堰塞坝原加固混凝土右岸坝体部分被冲毁,堰塞体下切,通往堰塞湖的所有道路已经中断。强降雨造成汶川地震灾区4.5万人受灾。
19时,国家防总工作组已抵达德阳受灾现场,指导当地防汛抗洪救灾工作;四川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已派出2个水利抗洪救灾工作组,一组赴绵阳及唐家山堰塞湖,一组赴成都、德阳指导防汛抗洪救灾工作。
宝成铁路多次列车晚点
暴雨还导致宝成铁路部分列车晚点绕行。9日途经宝成铁路运行的呼和浩特至成都的1717次、青岛至成都的K205次、汉口至成都的K961次、西宁西至成都的K1057次、上海至成都的K283次、西安至成都的K879次将出现不同程度的晚点。目前,成都铁路局已增开退票窗口,组织人员对旅客进行安抚疏导,并全力恢复列车运行秩序。
院等公共服务单位。县城2所中学、2所小学、3所幼儿园被迫停课,涉及师生10000人。绥江县医院、中城卫生院等虽用消防车、洒水车紧急送水,但仍然无法满足基本正常运转需要,卫生、消毒无法进行,胃镜等设备不能运行,交叉感染隐患极大。
由于此次受灾点多、面广、路线长,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加之7日晚间又下了一场暴雨,抢险疏通工作难度较大。据了解,在天气条件允许情况下,预计7月13日县城才能够恢复通水,群众仍将面临数日的停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