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气预报 > 气象课堂 > 城市气象减灾的公众安全素质培育途径:
热门搜索: 上海 北京 济南 西安 郑州 武汉 合肥 广州 天津 哈尔滨 杭州 长沙 长春 无锡 青岛 重庆 南京 临沂 吉林 乌鲁木齐

气象课堂

城市气象减灾的公众安全素质培育途径:

日期:2013-12-15 来源:天气预报40天

  2003年“非典”危机过后,中国政府及时启动了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 “一案二制”建设,即编制突发公共事件应总预案,建立健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机制、体制和法制。应急预案的编制在近年来应对台风、洪涝、干旱、热浪等重大气象灾害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大幅度地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编制预案的目的之一是实现减灾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和调动全社会的力量,确保减灾行动的高效和有序。要达到这个目的,仅仅编制出预案并由政府部门和有又机构掌握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使全社会都知道预案的内容和所规定的不问部门、机构和人员的行为准则。为此,国务院和各地都在政府网站公布了各类减灾预案的内容,还编写了一系列宣讲预案的科普文章。各种新闻媒体也结合灾情和减灾行动的报道宣传了各种减灾预案的内容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