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气预报 > 气象课堂 > 气象因素对中暑的影响
热门搜索: 上海 北京 济南 西安 郑州 武汉 合肥 天津 广州 哈尔滨 杭州 长沙 长春 无锡 青岛 重庆 南京 临沂 吉林 乌鲁木齐

气象课堂

气象因素对中暑的影响

日期:2015-08-25 来源:天气预报40天

人体的体温调节主要有3种方式:传导和对流;辐射散热;水分蒸发。

  由于外界环境和机体活动情况不同,人体散热方式可发生变化,如气温升髙,以传导和辐射方式散热减少,通过汗液蒸发这一方式散热增加。当气温在35〜39℃时,人体2/3余热由汗液蒸发排出。

  在下列几种气象条件下,人的体温调节装置不能完成调节机能:

  相对湿度85%以上,气温30~ 31℃以上;相对湿度50%以上, 气温38℃以上;相对湿度30%以上,气温40℃以上。

  中暑的发生不仅和气温有关,还与湿度、风速、劳动强度、髙湿环境、曝晒时间、体质强弱、营养状况及水盐供给和健康状况有关,诱发因衆是复杂的,但主要矛盾还是气温。

  以武汉市的日最高气温高于皮肤温度(>32℃)时所发生的中暑病例作为研究对象,目的是要剔除个别特殊的病例,抓住高温这个主要矛盾。选择的气象指标为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髙气温、月 平均相对湿度、月平均风速、14时的月平均气温、14时的月平均相对湿度以及14时的月平均风速,另选日最高气温〉37℃的日数, 日平均气温31℃的日数。

  根据4年中暑资料分析,发现以下规律:中暑人数多的年份, 都具有7月气温高、高温日数多的特点;中暑与日最髙气温关系密切,日最髙气温≥37℃,中暑人数急剧上升;中暑也与日平均气温相关,日平均气温〉31℃,中暑人数明显增多,如出现持续6天以上的最高气温〉37℃时,中暑人数急剧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