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台风影响,牛路岭水库水位迅速上升,下游低洼地区受到泄洪威胁,逾百名武警官兵和民兵进驻万宁龙滚镇文曲村委会待命,防范可能出现的险情。为了支持武警官兵和民兵的防风工作,在村干部的组织下,该村村民主动为部队准备伙食,上演了“军民鱼水情”。
18日上午,台风在万宁和乐镇登陆后,位于万宁北部的龙滚镇文曲村委会文东村风雨尽管已经明显减小,但记者在该村委会周边走访看到,有大片田地被淹,不过大都没有种植作物。村中一条穿过田洋的小道,被积水漫过。不过居住在低洼地区、危房、瓦房的群众和五保户已经被村干部提前转移到安全区域。
在该村附近的一处堤坝处,河水还处在安全的水位,水面距离坝面约有二米多高。尽管情况还比较稳定,但是村民仍然担心泄洪可能产生的影响。“2010年那次大雨,连续下了十天,那条堤坝被冲垮了,周边都被淹了。”一名村民向记者介绍,这是他见过的最大的一次水情,这次部队提前进驻,让他们感觉安心了很多。
中午,在文东村的一户村民家里,大家一片忙碌,有的洗菜、有的切肉,有的在厨房里烹饪,分工明确有序。“部队到我们村里防风,大家在为官兵准备饭,他们辛苦了。”一名村民告诉记者。
为了准备一百多人的饭菜,在村干部的组织,饭菜同时在六户村民家里开始加工。“我们是这样安排的,三户人家负责炒菜,三户负责煮饭。”一名村民介绍,台风天筹备这么多饭菜比较麻烦,但他们一定会想尽办法保障官兵的伙食,把饭吃饱才有力气干活。
热腾腾的盒饭温暖一座城 三亚一饭店老板为抗风一线人员送爱心餐
南国都市报10月18日讯 台风天,执勤的交警、环卫、市政等有关部门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最辛苦了。风雨中现温暖。18日,三亚一家餐厅的老板孟先生自发走上街道,为在风雨中坚守岗位的交警、住建、市政等部门的工作人员送去一份盛满敬佩的爱心盒饭。
“一顿热腾腾的盒饭,温暖一座城”,如果平时听了这话,也许有的人觉得很矫情。但在台风天,这句话带给人的是真真切切的感动。
据三亚甜梦味道餐厅老板孟先生介绍,每当刮风下雨时,他就看到市政的工作人员冒雨翘起排水井盖,排出路面积水,以方便市民出行,他心里就暖乎乎的。同时,环卫、交警等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的就是方便百姓出行。这让他非常感动,他们公司全体员工决定自愿加班烹饪,并联系各相关单位免费提供盒饭。
海口多家酒店温馨服务暖人心 提供免费房开放休息区奉上热姜汤还可免费观影
南国都市报10月18日讯 “他们的这些举动,让我们很感动,确实为我们提供了方便。”10月18日下午,正在皇马假日南洋博物馆店一间客房洗漱的陈先生伸出大拇指。从17日开始,皇马假日酒店管理公司发布消息,公司下属四个酒店的大堂、餐厅免费开放提供给市民避风避雨、手机充电,同时提供20间客房为市民提供洗漱的便利,方便周边市民。
“台风天气里,很容易导致居民家里停水停电。”皇马假日酒店管理公司相关负责人称,从17日开始,公司下属四个酒店的大堂、餐厅免费开放提供给市民避风避雨、手机充电,同时提供20间客房为市民提供洗漱的便利。其中,皇马假日大酒店这边西餐厅正常营业,二楼中餐厅不营业,但作为市民免费避难场所,提供免费茶水和热粥。皇马假日海岛风情酒店一楼果道餐厅提供免费的茶水和热粥。
除了皇马假日酒店公司外,18日,海南大酒店还为清理海府路街道区域的环卫工人提供大堂休息区,给她们临时换班休息用,并免费提供驱寒的姜水和粥给环卫工人。酒店一楼大堂提供给客人避风挡雨,并免费提供充电服务。
海口森林城市酒店也行动起来,为辖区琼山值勤路过的交警、城管工作人员倒上一杯热姜茶“慰问”。海口宾馆则邀请市政人员来酒店二楼椰风堂中餐厅歇息,并提供热乎乎的红糖姜水和瘦肉粥。
76岁五保户老人台风中走失 民警和村干部合力找回
南国都市报10月18日讯 正当今年第21号强台风“莎莉嘉”登陆海南之际,海口东山派出所民警与海口秀英区东山镇的干部发现:该镇五保户76岁老人从家里走失。于是,民警与镇干部展开了紧急搜救。
民警与镇干部冒着台风暴雨当即分头在苏庆川老人居住地周边四处寻找,寻找半小时,民警才在必石村一联队工棚里找到被暴雨淋得透湿的苏庆川老人。
据苏庆川老人介绍:今天早上,他感觉肚子饿想到附近去买吃的。结果许多地方都关门没东西买。走着走着,加上天下着暴雨,他就迷路不知回家了。正当他不知所措,冷饿交加的时候,民警和镇干部找到了他。他对此十分感激。
七旬老人摔倒骨折城管队员及时送医
南国都市报10月18日讯 “20多分钟时间,没有人敢扶我一把,多亏了城管队员帮忙,要不然真不敢想象。”18日上午,家住海口市琼山区培龙市场对面的72岁老人陈桂英,不慎因风大路滑,在培龙后街一条小巷摔倒受伤。巡逻至此处的琼山区城管局府城中队队员发现后,联系老人家属,并将老人送至医院治疗。
经检查发现,老人的左腿腿骨骨折,需要住院接受治疗。对于城管队员救老人一事,老人的儿子王先生表示对城管队员的真诚感谢。
大爱 民间救援队奔赴救灾
南国都市报10月18日讯 “如果得知有人被困需要帮助,可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有230名有救援经验的队员,会马上赶过去……”18日,一条条充满温情的信息在朋友圈中扩散传播。这些救助信息的发布者,是由十多支民间救援队组成的“海南应急救援联盟”。
“莎莉嘉”登陆前几天,这些救援队已密切关注台风路径。10月17日,登陆前一天,他们还专门进行了明确的救灾分工,“细致到哪只队伍带着哪些设备到哪个市县,让资源最合理分配,发挥最大的作用。”阳光义工社秘书长郑海娜说。17日晚,“救援联盟”中的十多支救援队分别带着冲锋舟、橡皮艇、高水位越野车、油锯、药箱担架等各式救援装备,赶到多个市县准备救援。来源: 南国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