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土壤有效水分的含量不是固定定的,而是不断变化着的。
在自然条件下,土壤中有效水分贮存量可以从(在雕萎湿度时)到田间全蓄水量这范围内变化。
不同土壤有效水分的最大含量主要决定于该土壤最主要的那些农业水文特性。
由于砂土和砂貭壤土的比表面积小,故束缚水的含量很少。这些土壤的最大吸湿量为0.5 — 2.0%,而雕萎系数为干土重的1 一2.5%。灰化地带的砂貭壤土在出间最小蓄水量的条件下,有效水分的含量如下: 0—20厘米土层= 10—15毫米,0—50毫米土层=35—40 毫米及一米深土层内为100-120毫米。在毛细管菩水该迗到鲍和时,一米深土层的有效水分含量不少于250毫米,而在达到全蓄水量时,则大于350毫米。毛管水达到鲍和的土层厚度在这些土壤屮是不厚的,不超过一米。
壤土-砂貭壤土毛管水达到鲍和的土层厚度达100—150厘米。在这些土壤中不动水的含量比沙土有所增加:最大吸湿性是1.5—3.0%, 雕萎系数为干土重的2.0—5.0%。当这类土壤水分饱和而迷到全蓄水量和毛管蓄水水量时,其有效水分舍量低于砂貭壤土,而在田间最小蓄水量时,则髙于砂貭壤土。
各种壤土其毛细管水达到饱和的土层是很厚的,有时达5米以上。 这类土壤中不动水分的舍逛是大的:最大吸湿摄为10— 17%,雕萎系数为占干土重的20%。一米深土层田间最小持水跫的变化范围很小,位于130—200亳米之间。当土壊饱和达到全蓄水量时;一米土层内水分舍量为350亳米(或多些),而在毛管水达到饱和时,一米土层内含量为250毫米左右。
一年之内,农田中土壤水分贮存摄有很大的变化。对于每一个季节,土壤水分贮存摄的变化都具有它自己的特点,同时,对于不同地理区域及不同的土壤类别,这些变化也有着它自己不同的特征。
春季
土壤湿度的变化决定于雪的融化或冬季的液态降水(指无积雪地区)使土壤水分鲍和的程皮。春天随着气温和土温的升高,土壤蒸发也增大,以后,水分开始被蒸腾作用消耗了,一般土壤水分的贮存量因降水而得到的补充幷不能抵偿支出,一米深土层内的水分贮存量就开始迅速减少。在相当干的土壊上,当一米深土层内的有效水分贮存量不超过100毫米时,在十天内从农田土壤中所丢失的水分不会大于10毫米。当土坏水分含量较大时,土壊水分的损失就迅速增加,而当土壤湿度很大时(一米土层内200—250毫米〉,十天内土壤水分的消耗(与温度有关),能达到最初水分贮存量的15—30%。
夏季
土壤水分变化的特点首先决定于蒸腾作用的水分消耗。当地下水很深及缺乏易移动的毛管水时,土壤中的其它的液态水分实际上足不流动的。因此,仆没有松系分介的上层屮,水分儿乎保恃不变。 水分随着根系的犮躲而损失,使愈来愈深的土层变干燥。
水分损失的总量作夏季期间达到最大,这首先决定下土壤有效水分的贮存量,同时也决定于加强成削弱蒸腾作用强度的空气温度和湿度。在谷类作物的拔节期到幵花期内,土壤湿度接近出间最小蓄水量时(一米土居内150-200毫米)时,十天内一米深土层内土壤水分绝对损失量能达60——80毫米,而在水量约为100毫米时,十天内的损失量不超过30—35毫米。
在最干燥的地区,作物收获前土壤有效水分贮存量几乎全部被利用,而在其它地区,则少得多。
秋季
土壤水分状况决定于气温的下降,由于气温下降土壤蒸发减小及由于植物生长的结束消耗于蒸腾作用的水分也大大减少。秋季期间土壤水分损失的总量不大——十天内不超过10毫米。通常,这些损失合因秋季的降水而得到补偿。总的说来,与收获时期相比,一米深土层内水分贮存镟在秋季增加了 20—25毫米。
冬季
土壤中水分是增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