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上层的湿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作物出苗状况和速度,尤其是生长初期农作物的发育条件,整地条件,土壤耕作条件以及农业机器和农具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由于这个缘故,再加上土壤上层湿度的变化较大,因此定期测定土壤上层的湿度有着极大的实践意义。 因为定期测定土壤上层的海度,可以:
1、在作物播种时,正确地确定种子复土深度,在播种冬季和晚秋的经济作物时这就特别重要。
2、找出出苗晚及为什么出苗不整齐的塬因(在干早和不很湿润的土壤条件下,种子发芽很慢而凡长期不出苗),或者是相反的情况,即正确的鉴定出苗良好的塬因。
3、证确的鉴定植物发育初期的生根条件。
4、确定农业机器和农具的工作条件并正确地鉴定它们的工作效率。
在所有进行农业气象观测的台站都进行目测士壤湿度。土壤湿度观测是在进行主要农业气象观测的观测地段上进行的,最好在种有下列作物的田地上,在下列时期内进行这项观测:
1)在种有主要春性谷类作物的观测地段上。进行观测的时期,是从稳定积雪融化的时别开始或者从春季平均气温通过0℃时到植物拔节或拔贫后的一旬的时期内。
2)在种有主要技术作物(棉花、廿蔗及其他)的观测地段上,观测最好在生产单位的农田上或在种有早春作物的观测地段上于旱熟春季作物播种时开始,到该覌测地段上技术作物普遍出苗期为止。
3)在种植冬作物的观测地段上,在春季和秋季进行观测。秋季观测时期是从播种冬作物开始到晚秋冬作物停止生长为止;春季是从冬作物春天开始生长起到作物拔节和到拔节后的一化的时期为止。
如果实际需要且又有可能性的话,那么在种有其他作物幷对该地进行主要农业气象观测的作物的观测地段上也可以对土壤上层湿皮进行观测,最好是隔一天观测一次,逄双日进行,也就是说在进行物候观测的那一天进行物候观测时迸行。在生产上需要幷且站上也有可能的条 件下在个别时期内可以每天用目测方法观测土壤上层的湿皮。目测土壤湿度法是建立在下列的科学塬则和塬理的基础上。在土壤过度潮湿的情况下,当所有的毛管孔和部分非毛管孔都充满了水时(这种状况相当于超出毛细管蓄水量的湿度),土壤颗粒相间几乎没有吸附力(表 面张力等于零),这时土壤处下流动状态。在这种状况下土壤耕作工具就闭于土壤泥泞中,所以实际上这时不能迸进行田间工作。